|
 |
 |
你的藍色憂鬱?! >> 青少年孩童期憂鬱症 |
|
一•定義與病因: 憂鬱症常在我們受挫折、失望或對於生命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失落感到悲傷後產生。青春期尤其是個危險期。有時當青少年企圖尋找某些問題的答案時,似乎沒有人能替他(她)解答,這樣的事情能讓一個人感覺非常地孤單,若是當情緒的問題持久不消失時,就要考慮是否為疾病的可能。 和大人不同的是,孩童或青少年往往缺乏正確描述感受的語言能力,當孩童不能了解這些概念真正意思時,他們便無法很迅速地用成人能夠理解的語言來表達內在的感受,也因此孩童或青少年會傾向以行為來呈現他們情緒問題。 二•疾病之症狀: 包括感覺悲傷、人生沒有希望、自己沒有價值,對許多事情內疚、胃口改變、對於以前喜歡的活動不再感到興趣、反覆想到死亡或自殺、沒有力氣、充滿對生命的無助感、總是覺得很累、對自己失去自信、沒辦法集中注意力、睡眠形態改變、功課突然退步、突然開始坐立不安、突然開始會不停地動(像是扭手、拉頭髮、摸衣服等),或是身體動作突然變慢,講話音調變單調或變得沈默不語、無法解釋地情緒激躁、亂罵人或抱怨、突然變得有攻擊性、拒絕合作、有反社會行為、開始使用酒精或其它成癮性物質、不停地抱怨身體某部位疼痛不適,卻又找不到病因、無法解釋地常常哭泣、常常顯得很害怕或緊張等。
三•醫療與護理: 這個疾病是遺傳體質、身體狀況和環境三者互相影響所造成。現今精神醫學界已有眾多針對神經化學傳遞物質的藥物能針對憂鬱症治療,經以心理治療、認知治療、家族治療,病患大多能順利康復。但孩童及青少年往往無能力及常識判斷自己的病情,故此點有賴成人提高警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2000.12.18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