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教人尷尬不已的尿失禁 |
|
據估計二十五歲至五十五之中的婦女約百分之二十有這種毛病,可惜的是只有四分之一的婦女會因此而尋求治療,因為這些患者常以為這是一種自然老化的現象,而不需要治療,甚至許多醫師也會說這是無關緊要的症狀。
許多年輕婦女在生產完後即出現不由自主的漏尿現象,尤其在今日上班族婦女大量增露,這個問題就更加困擾著這些職場上的婦女們;有時在辦公室大夥聚在一起,稍微開懷一笑尷尬的情況就發生了,因為尿液已弄濕了一片。
另外,三五好友相約去跳個韻律舞,還沒減重完成就濕達達地一片,真是苦惱啊!回到家看到小孩頑皮,出聲一喊,唉!又濕了,這些都是尿失禁常見的惱人情形。
在診斷方面,我們都先以「一小時護墊」了解漏尿的嚴重程度,再以「尿路動力學試驗」分辨尿失禁的原因及種類。治療方面,最常提及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凱格爾運動」,即「骨盆肌肉運動」,應該可以達到百分之五十至七十的療效。可惜的是,病友們常因沒有正確地練習或者沒有持之以恆,所以常常無法達到預期的療效。
「凱格爾運動」要怎麼做呢?簡單地說,就是在排尿時,將排尿動作中斷,這也稱為「骨盆肌肉運動」,目前新近的醫療技術就是利用「生物回饋」的方式來教導病友們正確地學習、訓練這群肌肉,骨盆肌肉其實就像我們手臂肌肉,或者是下肢肌肉一樣屬於隨意肌,是可以經由訓練而達到隨意運用的目的。
所謂的「生物回饋」就是利用影像、聲音讓病友了解是否正確地做好「凱格爾運動」,將附有電流感應器的陰道探頭放入陰道中,當病友作「凱格爾運動」時,螢幕上就會出現相對的波型,這時在旁邊的醫師或衛教護士就可以讓病友同時看到螢幕,觀察是否已達到預期的收縮動作,當正確地學會後,就開始一連串由簡單至複雜的治療課程,在為期三個月的療程中,將可看到明顯的療效。
至於年紀大或者不容易學習的病友,也可以借「電刺激」的方式,選擇不同的頻率、不同電流刺激骨盆肌肉來治療急迫性、應力性或混合性尿失禁,同時也可配合藥物如荷爾蒙、解痙攣劑、三環憂鬱劑等,來減輕這惱人的問題。
當以上的治療無效時,就可考慮以手術方式來治療,由於醫學觀念方的不斷更新,所以手術方式也隨著不斷地改變,估計至少有一百種不同手術的方式。傳統觀念強周調將膀胱頸緊緊地吊高,以防止漏尿的發生,現代觀念則是強調以手術方式來提供膀胱頸及中段尿道一個有力的支撐層(骨盆底),這就是所謂的「吊床理論。」
「吊床理論」簡單來說就是,當一條水管(就是
最後修改日期: 2015/4/9 下午 05:08:1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