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民眾對疾病存有不正確的觀念,如有人誤把過敏的皮膚癢、斑塊,當成長癬,自行買藥膏亂塗,還有人誤以為過敏是肝功能不好,要求進行抽血驗肝功能等無謂檢查,這些常來自道聽塗說、口耳相傳、民間謠傳或廣告誤導,民眾往往「聽說」勝過專業醫師判斷,如持續錯誤觀念導致錯誤行為,恐延誤治療使病情惡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指出,民眾到皮膚科就診時的誤解觀念,最常詢問的有「引起過敏的食物是不是很毒?」,「為何過敏只有一個部位或單側?」「我的過敏能不能根治?」「我是不是肝有問題?」「抵抗力不好才會過敏?」等問題。 過敏可能是偶發性,以前沒過敏不代表不會發生,且過敏跟吃葷、茹素無關,而是和先天體質、食物是否新鮮、食物中是否有過敏原等有關,過敏症狀一開始可能只侷限在某些部位,如頸部、手臂、腰部、臀部、小腿,或是單側發生,隨病情加重有可能逐漸蔓延全身。 而有些人認為會發生過敏、濕疹、感染,一定是肝臟機能不好,或是抵抗力太差,也覺得帶殼海鮮、芒果等會引起過敏的食物一定很「毒」;潘企岳表示,肝臟雖是人體負責許多生化反應的「代謝工廠」,但過敏是免疫反應,並非「中毒」,跟肝臟機能不相關。 資料來源:http://www.24drs.com/Daily/article.asp?x_no=8706&pag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