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2012年即時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急診通報資料的分析,發現最冷的4個月,大台北地區的心血管疾病急診就醫通報量增加了1成1,顯示溫度降低確實造成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就醫的情形增加;近日適逢寒流南下,國民健康局呼籲民眾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老年長輩。 國民健康局指出,天氣變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年長者務必要定期量測血壓,遵守醫囑服用藥物,同時要注意保暖,以免造成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中風,除了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不可少外,也須防止鞋襪潮濕,以避免足部凍傷。 天氣冷民眾會以泡湯暖身,國健局提醒,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泡湯時最好有親人陪同,避免獨自在個人池,泡湯時間勿超過15分鐘,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泡湯後勿太快起身,以免暈倒發生溺斃意外。 糖尿病患者、高血壓、膽固醇過高患者,泡湯時更要特別小心,溫度勿超過40℃,且千萬不要一下用冷水,一下用熱水,因為冷熱溫差大將導致血管急速舒張、收縮,心血管突然收縮或血流受到阻塞,易引發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若剛喝過酒,或吃過麻油雞、羊肉爐、麻辣鍋等大餐,最好等飯後1.5小時或2小時再進行。 若出現如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心臟病發作症狀,應立即送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另呼籲牢記「FAST」口訣,以辨別中風四步驟,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 「FAST」:FACE是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ARM是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下垂;SPEECH是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完整;當出現其中一種症狀時,就要趕快送醫;TIME則是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 資料來源:http://www.24drs.com/Daily/article.asp?x_no=8385&pag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