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急性胸痛的病人,從病史及理學檢查和傳統診斷工具,無法診斷是否為急性冠狀症候群或急性心肌梗塞,若誤診很容易造成病人有生命危險;彰化秀傳醫紀念院心臟血管中心最近接獲一起因急性胸痛就醫的病例,所幸以64切電腦斷層攝影檢查後發現是冠狀動脈左前降枝完全阻塞,在施以緊急心導管氣球擴張手術後,患者目前身體狀況良好。
日前一位住彰化市82歲的莊老太太因急性胸痛到秀傳醫院就醫,從病史、理學和一般檢查,如心電圖,無法診斷是否為急性冠狀症候群或急性心肌梗塞,在以64切電腦斷層攝影檢查後發現冠狀動脈左前降枝完全阻塞,緊急做心導管氣球擴張手術,才撿回一命。
秀傳心臟血管中心陳建志主任表示,莊老太太因急性胸痛到院求診,心電圖無法診斷,心肌酵素不高,胸部X光發現,縱隔腔擴大,有主動脈剝離之嫌,因此不一開始就做心導管檢查,而決定做64切電腦斷層攝影,結果發現冠狀動脈左前降枝完全阻塞,緊急做心導管氣球擴張手術,已安然出院。
陳主任進一步表示,對於從病史、理學檢查和傳統診斷工具,無法診斷急性冠狀症候群或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性胸痛患者,使用64切電腦斷層攝影可以彌補誤診的缺憾;除了診斷價值之外,篩檢疾病、追蹤疾病的價值也不可忽略;臨床上,一些做完心導管氣球擴張手術的病例,也可以64切電腦斷層攝影來追蹤。
二十一世紀的現代醫學強調預防醫學,高科技及資訊發達的結合,讓疾病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如癌症、心血管疾病,不僅可減少死亡率,還能延年益壽;秀傳放射科白玉林醫師表示,要早期發現病灶,除了傳統檢查之外,比較客觀的診斷工具是64切電腦斷層攝影。
白醫師指出,64切電腦斷層攝影特別是心臟疾病患者的福音,以往需要進行侵入性檢查,如傳統血管攝影或心導管檢查,必須耗費超過兩個小時,但以64切電腦斷層掃描儀進行血管成像,掃描時間僅需數秒鐘,比心跳速度還快且不需麻醉,可稱為救心利器;不但能發現冠狀動脈硬化程度,也可提前預估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生機率及冠狀動脈狹窄程度。
該儀器除了是救心利器之外,也可做為無痛虛擬大腸鏡、肺癌診斷及骨頭3D立體重組;用虛擬實境的電腦後處理方式,模擬出大腸內視鏡的檢查效果,可找出0.5公分以上的病兆,對於大腸癌及瘜肉篩檢將可成為第一線的診斷工具,還可同時評估大腸以外組織,如肝、腎、胰臟的狀況。
陳建志呼籲,冬季是心臟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民眾如有不適,應儘早找醫師診斷治療,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酯等高危險族群、診斷不確定及需要追蹤的病人,64切電腦斷層攝影是不錯的選擇,不過目前需自費檢查;秀傳醫療體系在彰化及南市醫共引進兩部,啟用期間有各項優惠活動,歡迎上網(http://www.show.org.tw/)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