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對於治療氣喘,無論是單以中醫或西醫治療,皆無法做有效的根除,隨著中西醫合併治療的趨勢,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接受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補助,開始進行中西醫聯合治療氣喘的研究與臨床評估。中西合作醫療中心主治醫師游明謙26日表示,除了研究如何將中西醫合併,取長補短相輔相成,以達到治療氣喘最好的效果。
游明謙指出,西醫治療氣喘的方式,是以吸入性類固醇為主的階梯療法,雖然此種治療法確實可以控制發作,但由於大部分民眾對於類固醇有所恐懼,接受度較不高,且無法根治,要治療多久才能痊癒至今未有答案。
另外中醫目前最常使用的方劑式定喘湯與知柏八味丸加減,而正由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臨床所做的「麥門冬湯」,對於輕度持續性氣喘的緩解期也有相當的效果。
游明謙認為,中醫之長處在於氣喘急性期時可有效增加排痰,可以輔助西藥緩解氣喘的症狀。若在慢性期時經由中藥的調理,減少氣喘發作,降低每次發作的嚴重度,以減少類固醇的使用量。遇到急性發作時,便可以西醫之治療方式解決急性症狀,運用中西藥合用的巧妙搭配,取長補短相輔相成。
目前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正進行的臨床評估病例中,也有因中西醫合併治療而受惠的例子,但是在此評估與收集臨床病例之外,麥門冬湯與西藥併用是否會產生交互作用,將是未來的基礎研究重點。
在許多求診的病例中,也有長年受氣喘所苦的病患,因聽信偏方而有副作用產生,游明謙呼籲,民眾最好尋求正規的醫療,切勿聽信偏方,以免得不償失。另外,若有感冒後咳嗽超過十天或正常運動後就會咳嗽,甚至有胸悶、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最好立即就診,必要時抽血檢驗過敏原,進行肺功能測試,確定是否為氣喘,尋求最適宜與正確的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