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醫界確定慢性下背痛病因及發展新療法 |
|
長期為醫界所爭議、讓病患飽受痛苦的慢性下背痛,在醫界鍥而不捨的努力下,不但發現椎間盤的環狀纖維破裂是造成慢性下背痛的真正元兇,就連必須大範圍侵襲性手術且高併發症的傳統治療方法,也被新脊椎內視鏡雷射手術治療所取代,台中市仁愛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連君泰指出,這些突破可以說讓許多慢性下背痛的患者真的脫離背痛的陰影,惟診斷上得仰賴高解析度的磁振照影以及椎間盤攝影,否則不易判定真正病灶為何。
連君泰表示,根據最新的研究顯示,椎間盤的環狀纖維最外層遍布著敏感的神經末梢,當環狀纖維破裂時,椎間盤內富含化學成分的物質會順著破裂處外流,這對痛覺敏感的神經末稍有很強裂的刺激性,更因為椎間盤的軟骨會在壓力的擠壓下進入環狀纖維破裂的地方,進而阻止環狀纖維的自然癒合,這使得刺激持續存在,也造成下背痛的終年不癒。這項研究算是醫界首度找到慢性下背痛的病因。
對於慢性下背痛的治療,發病的早期通常以藥物或物理治療,對於疼痛持續六個月以上者,則必須考慮手術的必要性。連君泰說,傳統的手術治療需要將病變的椎間盤整個切除,同時以自身骨頭來進行椎間盤作補骨手術,工程相當浩大,且手術中以及術後可能產生的併發症也相對提高,常令人望而卻步。雖然後來有椎間融合手術的發明,但仍然屬於大範圍的侵襲性手術,有一定的危險性存在。
就在醫界確定慢性下背痛的病因後,一種以內視鏡進行雷射手術的新療法也被應用,連君泰指出,由於內視鏡以及雷射科技的精進應用在脊椎手術上,使得過去一些需要大範圍侵襲人體的手術陸續被取代,像採用內視鏡雷射手術治療椎間盤環狀纖維破裂所引起的頑固性下背痛,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連君泰說,在顯微器械的幫助下,內視鏡可以進入椎間盤直接檢視環狀纖維破裂處,將嵌塞在環狀纖維破裂處的椎間為軟骨取出,接著再使用雷射將有病變的環狀纖維汽化,並以熱燒灼加速環狀纖維破裂處癒合,整個手術過程幾乎不流血, 病患可以在清醒的情況下接受手術,可以完全監控神經的反應,徹底避免因手術引發的神經損傷。
雖然醫界對慢性下背痛已有一定的見解,連君泰卻也說,要診斷出椎間盤環狀纖維破裂並不容易,一般傳統的影像學檢查幫助不大,需要借助高解析度的磁振照影以及椎間盤攝影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尤其是在作椎間盤攝影時如果椎間盤的環狀纖維是破裂的就會引發原來一模一樣的疼痛症狀,這點是值得注意的。
|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編輯群
編輯: 王信雄
|
最後修改日期: 2002/9/17 下午 02:22:00
|
|
相關醫療新聞:
.擺脫眼鏡的束縛
.年過40眼睛雷射手術能成功?
.LASIK的長期效果佳
.針灸可以消除慢性背痛
.TENS不適合用來治療背痛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