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椎間盤突出年輕化 久坐久站要適時活動 |
|
隨著電腦及智慧型手機普及,長時間使用3C產品,罹患椎間盤突出的患者越來越多,且有年輕化趨勢;醫師提醒,椎間盤突出初期僅會出現輕微肩頸/腰痠、頸/腰椎麻、手麻或腳麻等症狀,而容易讓人忽略,不論使用哪種資訊產品,或久坐或久站的民眾,應每小時休息活動筋骨,以減緩頸椎及腰椎的壓力,避免椎間盤突出發生。 一名39歲男性電腦工程師,上班時便長時間使用電腦,下班後還要幫忙家中生意,常低頭工作,2月時因落枕、肩膀痠痛到中醫診所治療,經針灸和電療後仍感不適,一抬頭便感疼痛,左上臂肌肉也容易僵硬,且有時感覺左手從上臂一路麻到大拇指,睡覺時只要壓到左手便疼痛不已,讓他無法好好入睡。 透過臨床理學檢查肌鍵反射、抬頸測試,發現肌力減弱,核磁共振檢查顯示頸椎第5-6節已經椎間盤突出,且有左側神經根壓迫的情形,因此建議安排手術做減壓併活動關節置入手術,手術後生活品質大大提升。 另一名24歲替代役男,則是舊傷加上長時間姿勢不良,坐在床上使用電腦,導致第5節腰椎/第一節薦椎有明顯的椎間盤突出,睡覺趴睡或仰睡都因壓迫到神經而痛到無法入眠,經以顯微椎間盤切除手術治療,將椎間盤夾掉,避免神經再次受到壓迫,終於可以一覺好眠。 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神經外科鍾偉安主任表示,椎間盤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彈性下降,其他如搬重物用力不當、長期姿勢不良、頸腰背部受重力撞擊及體重過重、頸椎或腰椎承受的壓力增大時,椎間盤所受壓力太大,超出纖維環可承受程度,使椎間盤外圍的纖維慢慢突出,中心的髓核被擠出來而壓迫到神經,便是椎間盤突出症。 椎間盤突出常見的症狀是肩頸或下背部疼痛、手/腿麻、走路疼痛、 手/腿部肌肉痙攣、坐骨神經痛、無法彎腰或直立、手指/腳趾和足部麻木、針刺或灼熱感等,外傷和久坐久站是最常見造成椎間盤突出的因素,嚴重時,患者往往坐立難安,甚至可能導致大小便失禁、四肢或下肢肌無力。 鍾偉安表示,椎間盤突出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且初期僅會出現輕微肩頸/腰痠、頸/腰椎麻、手麻或腳麻等症狀,民眾容易忽略,從事電腦文書工作、長期搬重物、常用手機、平板電腦或低頭工作的低頭族,若有上述症狀,經過休息或復健治療半年後仍未改善,請儘速就醫。
|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編輯群
編輯: 紀秉瑩
|
最後修改日期: 2015/5/21 下午 02:40:19
|
|
相關醫療新聞:
.有關下背痛的新免疫系統線索
.椎間盤突出:手術最不會痛嗎?
.內視鏡雷射治療---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新趨勢
.妙齡女郎不過打個噴嚏竟然歪腰了
.信賴專業醫師分析動脊椎手術不再是那麼可怕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