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北醫與台大醫學研究團隊解開胚胎孵化奧秘 |
|
許多夫妻想盡了各種方法,只想一圓懷孕夢,但是因為生殖過程的複雜與奧妙,常讓許多不孕症夫妻的期望落空,但是這樣的問題將可獲得改善!北醫與台大醫院醫學研究團隊16日發表「利用基因晶片研究胚胎孵化過程中基因表現圖譜」,研究透過基因晶片分析研究,解開了胚胎孵化的奧秘,對不孕症的研究有莫大貢獻。
這項研究是由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暨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曾啟瑞領導的研究計畫,與台灣大學附設醫院醫學研究部陳惠文博士、台大醫學院基因體醫學中心的研究團隊所共同研究。
這個名為「利用基因晶片研究胚胎孵化過程中基因表現圖譜」在第十九屆歐洲人類生殖醫學暨胚胎學年會獲得論文首獎殊榮,其中共有586篇文章共同參予最後徵選,這項研究論文以獨到的研究主題與發現,拔得頭籌。
這次的研究以老鼠受精卵的囊胚期為材料(分化30-40個細胞的胚胎),研究孵化過程的基因表現。
陳惠文指出,受精卵在囊胚著床於母體的過程稱為「孵化」,就像蛋殼中的小雞要破殼孵化的過程有些相似,但是有些胚胎可以順利孵化,有些胚胎卻不能破殼而出,就像人類有些胚胎因為無法在子宮著床長大,而這些無法成功孵化的胚胎就是因為胚胎細胞的基因作用。
陳惠文進一步指出,研究已經找出影響孵化的70到80個基因,每個基因分別扮演不同的生理角色,其中包括細胞生長、分化、移動與附著等,同時有胚胎準備著床的機轉、胚胎孵化過程中那些基因被活化、那些被抑制等重大發現,讓不孕症研究又向前跨進一大步。
曾啟瑞也表示,這項研究找出了胚胎孵化的相關基因,除了讓人類不孕症治療更有效率之外,對於稀有動物的繁殖和高經濟價值動物繁殖都有助益。
這項研究除了是不孕症的重大發現之外,也在每年舉行的歐洲人類生殖醫學暨胚胎學年會中榮獲論文首獎,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會議,共有來自全球各界生殖醫學菁英份子五千三百多人,大會僅從發表一千二百七十七篇的研究論文中篩選出586篇進入最後徵選,這項研究獲得口頭及壁報論文獎項,這也是這個研究團隊三年內第二次獲獎。
|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編輯群
編輯: 洪 瑤
|
最後修改日期: 2003/7/16 下午 03:45:00
|
|
相關醫療新聞:
.當個健康的準媽媽
.體外受精胚胎篩選:增加懷孕機率?
.45歲以後的生殖能力可能在基因中
.子癇前症與來自父母的基因有關
.人類基因可轉殖到豬的精子中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