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青少年對愛情充滿憧憬 醫師:柔性勸導比硬性壓制好 |
|
年僅十三、四歲的青少年為何會選擇走上絕路?醫師認為,青少年對愛充滿憧憬,卻因父母師長的管教相牴觸,可能因此走上不歸路;根據衛生署所公佈的最新統計,去年24歲以下的自殺死亡人數增加迅速,其增加幅度高居個年齡層之冠,這樣的問題值得大家重視。
根據衛生署所公布的91年國人死因統計,自殺是國人的第九大死因,雖然自殺身亡者以中老年人佔多數,但就九十一年自殺增加人數幅度而言,24歲以下年齡層成長18.1%,是目前自殺率較高的三個族群之一,這次宜蘭三位年齡皆在15歲上下的青少年,竟然選擇集體殉情,震驚了社會。
對於青少年出現自殺的想法,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吳佑佑認為,青少年兩小無猜,對性的好奇及愛情的憧憬是人之常情,除非家長能把孩子完全隔開,否則難以阻止孩子談情說愛。
青少年流行在手上綁許願線或編織友誼繩環,證明愛情或友情堅定不移,他們認為在線繩斷掉的那一剎那,願望就會實現。
另外,青少年極為重視同儕關係,往往可以因為同學講一句話而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甚至以言情小說中的劇情為範本,認為愛情偉大,相約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死後再相聚。
這樣充滿憧憬的想法,與父母師長的威權管教正好成了對比,青少年往往因為受到約束,也不懂得如何抒發壓力,便可能選擇這一條不歸路。
吳佑佑表示,師長父母多點關懷,開放胸襟與青少年對談,成熟面對青少年的感情問題,比一味禁止青少年談戀愛或是交朋友效果更好,以免孩子遇到問題時,求助無門,就可能往死角鑽。
因為自殺人數逐年上升,衛生署特別針對在職人口、老人及青少年三個族群製作自殺防治短片,以「只要堅持黑夜就會過去」、「讓人生的智慧延續下去」、「帥氣的人生不該就此畫下句點」做為訴求,提出自殺的悲劇是可以避免的觀點。
另外,衛生署也提供24小時諮詢專線(02)33930885(諧音傷傷久傷,您幫幫我)提供另一個抒發管道,希望能藉此讓民眾抒發內心的壓力,走向光明。
|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編輯群
編輯: 洪 瑤
|
最後修改日期: 2003/7/8 下午 04:32:00
|
|
相關醫療新聞:
.青少年保健手冊
.全年無休的傳染高手
.北市宣佈91年十大死因自殺致死逐年攀升值得注意
.北市二○○五年十大死因惡性腫瘤仍居冠
.93年國人十大死因 癌症連續23年蟬聯榜首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