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健康署最新調查顯示,國人鈣質攝取普遍不足,國小、國中及高中的兒童與青少年鈣攝取近100%未達建議量,而成年人鈣攝取不足率達8成以上,由於鈣為組成身體骨骼及牙齒的主要成分,若長期蓋攝取不足,對兒童或青少年易導致骨骼成長不良、成人或長者易發生骨質疏鬆症,建議平時多日曬、多補充高鈣食物。 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每日建議鈣攝取量,7-9歲為800 mg、10-12歲為1000 mg、13-18歲為1200 mg、成人則為1000 mg;不過,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國人鈣質攝取普遍不足,若長期久坐辦公室、少曬太陽、缺乏運動且平時少喝牛奶者,極可能成為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 由於骨質疏鬆早期無明顯症狀,常容易被忽略,國健署提供民眾平時補鈣方法:每日1.5-2杯低脂乳品、攝取高鈣食物,包括起司、黑芝麻、小魚干、傳統豆腐、深綠色蔬菜等,適當日照,有助於體內維生素D的製造,幫助體內鈣質的吸收,同時多從事負重運動,強化骨骼,如健走、慢跑、跳繩、伏地挺身等。 另外,應避免過度攝取咖啡因(如咖啡、奶茶),以及高鹽分食品,以免增加鈣質流失,乳糖不耐症者可以少量漸進式的方法攝取乳品,或將乳品與其他食物一起進食,可以幫助減少乳糖不耐的症狀,素食者可以選用含鈣豐富的蔬菜和黃豆類,如小方豆干、干絲、黃豆、豆皮等。 資料來源:http://www.24drs.com/Daily/article.asp?x_no=9101&pag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