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有50萬人飽受骨質疏鬆威脅,75歲以上老人每4人即有1人有骨鬆問題,女性停經後骨鬆比率更高達3成5,降低骨質疏鬆症發生機率,除了趁年輕時儲存骨骼「骨本」,平常也要多攝取牛奶、起司、豆腐等富含鈣質的食物,另為了讓國人更了解骨質疏鬆問題,國民健康局編製了骨質疏鬆症臨床治療指引,期望能讓骨鬆患者得到更好的照護。 國民健康局調查發現,國人30歲後骨質逐漸減少,50歲以後骨質流失更嚴重;骨質疏鬆症患者只要輕微的跌倒,或是彎腰搬運物品就會造成骨折,且患者容易發生跌倒、骨折、住院、失能等不良預後,長期臥床的骨折患者,也容易併發感染而造成死亡。 過輕、過重、肥胖,容易有骨質疏鬆問題,建議民眾除了維持理想體重,平時也要多攝取牛奶、起司、豆腐等富含鈣質的食物,儲存骨本,同時避免過度飲用咖啡、熬夜,適度曬太陽及多從事走路、慢跑、爬樓梯、啞鈴操等負重式運動,以降低骨質疏鬆症發生機率。 而為了讓國人更了解骨質疏鬆問題,國民健康局結合國家衛生研究院、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制定了骨質疏鬆症臨床治療指引,在各縣市衛生局所、署立醫院及醫學中心都可免費索取;此外,在國民健康局網站及健康99衛生教育網也有提供電子書下載。 資料來源:http://www.24drs.com/Daily/article.asp?x_no=7824&pag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