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天氣轉涼、日夜溫差大,小兒科門診中常有家長主訴小朋友只要感冒至少咳1、2個月才會改善,但只要天氣一變,又咳不停,而且咳得厲害,有時還會聽到咻咻的喘鳴聲,尤其清早和夜晚;其實這是典型的幼童氣喘,除了對症下藥外,還必須找出是否有過敏原,才能有效防治,否則若環境充斥過敏原,很容易再犯。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吳自強指出,在幼兒氣喘診斷上,並沒有專一性的診斷工具或檢驗,主要診斷線索在自然病史上,包括表現為喘鳴(需醫師確認)、長期夜間咳嗽、運動誘發的咳嗽或喘鳴、感冒時不斷咳嗽,較大的兒童有時會感到胸悶、呼吸困難,有時也會出現有腹痛症狀。 兒童氣喘急性期的病理變化,包括支氣管肌肉不正常收縮(痙攣)、黏膜水腫或黏液分泌過多,此時病童易產生咳嗽、呼吸困難及喘鳴,症狀通常在使用藥物後可逐漸改善,但如症狀反覆發生,且已有氣管壁增厚或纖維化等慢性發炎現象,肺功能將每況愈下,必須特別注意。 吳自強表示,對於兒童的氣喘防治,可分為環境控制和藥物控制,但藥物控制治標不治本,若是環境中充斥過敏原,很容易再犯,因此,唯有減少居家過敏原以及避免接觸刺激誘發物,像是塵螨、香菸、黴菌、油煙、空氣污染、蟑螂等,才能有效避免氣喘復發。 吳自強醫師介紹  現任: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專長:一般兒科學、過敏氣喘疾病、免疫疾病、風濕病學 我要網路掛號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小兒科 我要線上諮詢 →小兒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