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擁有柔軟閃亮,讓人垂涎欲滴的雙唇嗎?除了唇膜外,有女性突發奇想使用治療濕疹的藥膏當唇蜜,狂擦3個月後,嘴唇紅脹、雙唇周圍發熱疼痛,還長出紅疹子,櫻桃小嘴變香腸妹,慘不忍睹。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醫師潘企岳表示,濕疹用的藥膏屬於外用類固醇藥膏,類固醇可抑制發炎反應卻相對降低身體的免疫力,因此在塗抹有關類固醇成分的藥膏時,需要特別小心,不能使用太久以及過量。
這名女性患者原先因為天氣乾冷嘴唇乾裂患了乾燥型濕疹。經醫師開立含有類固醇的藥膏後,女子見有效便當作護唇膏使用,用完了醫生的藥膏再去藥房購買。3個月下來,以為擦了沒有效果,就加重使用量,厚厚一層,最後導致嘴唇周圍「續發性黴菌感染」。
署立雙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德朋提醒民眾,一般使用類固醇藥物時,如遇症狀沒有改善,最好就要回診換藥物。一般在開立類固醇藥膏處方籤時,醫師會依各種不同強度,不同劑型(油膏、乳霜、藥水、泡沫)、成份的分別,依照年齡、部位、皮膚厚薄、病灶等情況開立藥方。使用類固醇藥物時,每天1至2次在皮膚上薄薄塗抹一層即可,不可過度使用。如果皮膚上有傷口或感染,使用含類固醇成分藥物時,就務必小心,不妨改採抗生素來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