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氣溫變化大,加上塵螨、花粉、黴菌等因素影響,過敏體質患者容易有鼻子發癢、噴嚏無法抑制的情況;中醫師指出,春天最適合養肝、顧脾胃,若能調好肝臟及脾胃功能,即可讓過敏症狀獲得改善,而平常藉由茶飲及穴位按摩,也能有效改善過敏症狀。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阮膺旭醫師表示,以中醫觀點,肝與春相應,具有解毒、新陳代謝等功能,肝臟的保健和草木生長相似,草木在春天恣意向外伸展,不喜歡被抑制,因此在春天要保持情緒的平和,少鑽牛角尖或發怒,可多吃綠色蔬果或酸味食物,像梅子、五味子等。 除了飲食上改變外,穴位按摩也可有效緩解過敏問題,「風池穴」位於頸後,當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可治療感冒、咳嗽、氣喘;「足三里」正坐屈膝,於外膝眼直下3寸,有調整脾、胃功能;「太衝穴」在腳大拇指與腳食指的趾縫之間,可達到有疏肝行氣止痛的作用;平時也可多飲用養肝茶來達到養肝的功效。 另外,春天養生藥膳補性應較平和,不能使用溫熱補品,利用蘆筍、百合、玉竹、山楂拌炒豌豆或彩色甜椒,可達到潤肺、補氣、消脂等功效;而利用陳皮、山藥、紅蘿蔔、豌豆、馬鈴薯等加入炒飯,能達到養肝、明目、促進消化等功效。 資料來源:http://www.24drs.com/Daily/article.asp?x_no=7353&pag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