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新手媽啖吃海鮮哺乳 兩月大女嬰過敏險休克 |
|
一名由媽媽親自哺乳的兩個月大女嬰,出生後跟一般喝母奶的寶寶一樣,維持正常一天三到五次解便習慣,近來卻連續五天不解便,且胃口奇差,也無法吃奶,緊急送往台中慈濟醫院急診時,腹部又脹又硬、全身發紺呈現淡淡的青色,險些休克,經進一步檢查發現問題出在過敏,詢問媽媽的飲食內容,竟是愛吃海鮮的媽媽惹的禍,在建議媽媽改變飲食後,再讓嬰兒服用消脹氣與乳酸菌藥品,女嬰症狀就改善了。 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指出,急診時,寶寶的肚子又脹又硬,全身發紺,醫師擔心她可能要休克,馬上會診小兒科,經X光片檢查發現有嚴重腸阻塞,進一步檢查糞便並無感染,血液卻有過敏現象;由於嬰兒過敏狀況多半是吃配方奶引發,女嬰吃母奶還出現過敏,很不尋常。 詢問下才發現是媽媽最近飲食中有大量海鮮,包括;蝦子、牡蠣與干貝等有殼海鮮;推斷是媽媽吃海鮮引發孩子過敏,因而引發寶寶腸胃道敏感,建議媽媽改變食品之後,再繼續哺育,女嬰慢慢就能便便與排氣,腹部也不再那麼脹了,同時指導媽媽幫女嬰做腹部按摩、肛表刺激,再讓嬰兒服用消脹氣與乳酸菌藥品,症狀就改善了。 李敏駿指出,加拿大的研究顯示,哺餵母乳的媽媽不控制飲食,寶寶出現腸胃道腹脹、拉肚子或是便秘等症狀或是皮膚長疹子等過敏現象,比控制飲食的媽媽多出兩倍。不過,媽媽均衡飲食當然有必要,寶寶體質也有個別差異,不見得媽媽吃海鮮就一定會影響寶寶。 但為了寶寶的健康著想,建議哺乳媽媽在寶寶六個月前要忌口,儘量少吃容易誘發過敏的食物,像是帶殼海鮮、堅果與辛香料,易脹氣的洋蔥之類的食品,等寶寶的腸胃道穩定後再慢慢加入想吃的東西,萬一仍發生寶寶過敏現象,就要紀錄飲食內容加以釐清,幫助寶寶恢復腸道健康。 此外,小寶寶的過敏現象不能等閒視之,有些寶寶拉肚子拉得太嚴重會導致脫水,父母要注意寶寶不正常的排便習慣,胃口變差,便秘腹脹太晚處理,也可能因為嚴重的脹氣,造成腸子破掉的嚴重後果,家長不可輕忽。
|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編輯群
編輯: 紀秉瑩
|
最後修改日期: 2009/12/9 下午 06:22:00
|
|
相關醫療新聞:
.給孩子的第一份禮物--母乳
.增強過敏、氣喘藥效的時間
.孕婦飲食可能影響孩子的氣喘
.熱水除去過敏的效果最好
.飲食可對抗孩子的氣喘及過敏反應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