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性下肢癱瘓可能是主動脈剝離的疾病表現,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最近接獲兩起突發性下肢癱瘓或痠痛,詳細檢查卻發現是急性主動脈剝離。由於主動脈剝離是一種會造成高死亡率疾病,此類疾病的死亡率隨著時間延遲而上升,每一小時即增加1%,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五成,提醒民眾若出現下背痛合併下肢癱瘓,應盡速就醫診斷。
一名48歲計程車司機,除了有高血壓病史外,並無中風或糖尿病,最近也沒有受傷;一日載客人剛到目的地,下肢突然麻痺癱瘓,連油門都無法踩,後來向119求救並被送往醫院急診,到院後理學檢查發現,收縮壓超過200毫米汞柱,意識清楚,上肢活動自如,但下支連水平活動都無法達成。
由於病患並無下背痛情形,兩側下肢足背脈搏摸不到,緊急安排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是主動脈剝離,且已經撕裂到升主動脈,再晚一點可能就會撕裂到心臟,可能會造成主動脈破裂或心包膜積血而猝死。
另一名男性,無高血壓或糖尿病病史,在吃完晚飯後突發感覺腹脹,合併背痛和雙側下肢痠麻,在家中一量收縮血壓高達200毫米汞柱,馬上前往該院就診,詳細檢查後亦懷疑主動脈剝離,馬上安排電腦斷層,並積極控制血壓,目前手術後已痊癒出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急診醫學科主任趙君傑指出,大約七成左右的主動脈剝離病患合併有高血壓病史,經常與高血壓控制不好有非常密切關係,長期高血壓會造成血管硬化,因而使得主動脈管壁彈性變差、動脈管腔會變狹窄,主動脈瘤突然破裂會造成大出血、心包填塞、休克且合併非常高死亡率,因此快速診斷、積極血壓控制,配合後續手術治療是拯救此類病患的唯一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