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也會引起血便?大腸直腸肛門科醫師在門診連續接獲兩起病例,患者因為食物引起了「嗜伊紅性大腸炎」,出現頻便與血便的症狀,醫師呼籲,民眾如發現自己排便習慣異常改變,或有便血現象,千萬別掉以輕心,以免造成延誤病情,增加治療的困難。
台北市書田診所醫師徐弘表示,嗜伊紅性大腸炎係指病人有慢性腹瀉的症狀,透過大腸鏡切片檢查可發現大量嗜伊紅性白血球浸潤組織中,不過,嗜伊紅性大腸炎也可以侵犯整個胃腸道,當擴散到食道、胃、小腸、大腸等部位時,就稱做「嗜伊紅性胃腸炎」。
徐弘說,門診發現的兩例病患,一名女性患者平日喜歡吃乳製品,日前開始頻繁排便,同時出現了下腹痛與輕微便血的症狀,而另一名男性患者則是長年在大陸工作,三餐常外食,日前開始出現頻繁如廁與下腹痛、血便的症狀。經切片檢查後發現,女病患是因為食物過敏所引起,男病患則是可能因為食物不潔或是寄生蟲所感染引發的嗜伊紅性白血球浸潤。
徐弘指出,某些病例在症狀上會發現跟某些特別的食物有相關連,因此如果民眾懷疑自己可能對某些食物有過敏反應時,可以透過過敏原檢測,瞭解對什麼物質過敏,在日常生活中就可盡量遠離過敏原,此外,盡量注意飲食清潔,避免食用不潔的食品,減少感染寄生蟲的機會,也是身體保健的重要環節之一。
目前治療嗜伊紅性大腸炎是以類固醇為主,徐弘表示,嗜伊紅性大腸炎只要經過適當的治療,預後結果都屬良好,雖然沒有明顯的證據顯示嗜伊紅性大腸炎會轉變成大腸癌,不過如果長期腹瀉、頻便,不僅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也會導致身體機能的退化,民眾仍不可輕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