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民健康局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調查,有24.1%的老人自覺雙眼視力變差,也就是有54萬的老人,自覺雙眼視力功能差,並常伴隨憂鬱情緒,但大多數老人的眼疾是老花、遠視等未矯正屈光問題,只要配戴適合眼鏡矯正,即能改善視覺障礙增進視覺功能,然而,許多老年人認為年紀大,視力自然不好,而未加理會,延誤就醫的結果甚至會造成視障或失明。
二○○五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發現,老人自述的眼疾最多的是老花(68.6%),其次依序是白內障41.7%、散光6.6%、近視5.5%、青光眼4.1%、視網膜病變4.0%,失明2.9%;此外,調查也發現,當老人自覺視力好時,只有14.5%有憂鬱情形,而自覺視力差的老人,憂鬱情形則為37.7%,是自覺視力好老人的三倍。
由於視力差會嚴重影響或限制與視覺相關的社會功能,與增加依賴他人的程度,因此視力良好與否與老年生活品質有很大的關連;國民健康局指出,從視力照護網做社區老人的視力篩檢發現,老人視力不良多是老花、遠視等未矯正屈光問題,這些問題經由篩檢及正確矯治,即能改善視力並增進生活品質。
然而,許多老人誤以為視力不是因為老化所致,而未進一步就醫,延誤就醫的結果反而導致視障或是失明的可能;為了降低可避免的視障發生,國健局補助設置3家社區視力保健中心及11家視力服務網,到社區為兒童及老人做免費做視力篩檢,民眾可多加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