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老年人腹部有跳動腫塊 小心可能是腹主動脈瘤 |
|
腹部如果摸到跳動腫塊,當心是腹主動脈瘤!由於腹主動脈瘤破裂的死亡率高達九成,老年人若是摸到腹部有跳動的腫塊,一定要盡快就醫;以往治療腹主動脈瘤,需切開腹部置換人工血管,不僅傷口大術後也容易影響心肺功能,現在新的「管內支架置放手術」只需在兩側腹股溝處各開約五公分傷口即可,台大醫院至今已完成12例,年紀最大的是92歲的老先生。
高齡92歲的張老先生,兩年前摸到腹部有跳動的硬塊,就醫診斷是腹主動脈瘤,最近瘤已長到10.5公分,台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教授王水深表示,一般五公分以上就應該切除,不然腹主動脈瘤破裂後患者死亡率高達九成。
王水深指出,腹主動脈瘤好發於60歲以上,男性罹患的比率為女性的五倍;導致腹主動脈瘤破裂的原因,大多是病患血壓較高的時候,如運動、提重物、排便或興奮時,但也有少數病患是在睡眠中破裂,根據臨床經驗,通常腹主動脈瘤破裂的患者,有五成在就醫前就會死亡,又有五成是在急診室診察時死亡,接受手術治療後,死亡率仍有五成。
王水深表示,以管內支架置放手術治療腹主動脈瘤是一項微創性手術,傳統手術需將腹部切開20幾公分的傷口,置換人工血管,復原比較慢,也可能影響患者的心肺功能;新的手術只要在兩側腹股溝處各開約五公分傷口,於腹主動脈內放置管內支架,將病變血管瘤阻隔,避免血管瘤持續充血腫脹引發破裂,具有傷口小、降低患者不適感、流血量少、也能減少心肺腸腎等器官的併發症,及降低死亡率等優點。
王水深進一步表示,這項新式手術幾乎所有病患都適用,除非患者的腹主動脈瘤太接近腎動脈,放置管內支架則可能造成腎動脈缺血;現在衛生署已經將腹主動脈瘤管內支架置放手術改列為一般手術,不過健保不給付,患者自費約需80萬元左右。
|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編輯群
編輯: 紀秉瑩
|
最後修改日期: 2006/3/9 下午 05:04:00
|
|
相關醫療新聞:
.練太極強化免疫系統
.眩暈的起因老少相同
.何時會再度髖部骨折?
.研究:髖關節置換效果持續
.更多老年人有心臟衰竭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