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但是每個媽媽也都害怕寶貝胎兒出現異常,因此都會做一系列的產檢希望能提早發現。傳統的產檢普遍以超音波、抽血或是羊膜穿刺來檢驗,但是發現胎兒異常的時間可能已經過晚,準媽媽往往為是否要終止懷孕而百般掙扎。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奇美醫院一直極力推廣以超音波掃描胎兒頸部透明帶的厚度及鼻骨測量的檢測法,這種檢測法可比傳統的方式更早發現胎兒異常以終止妊娠,並減少母體發生感染及其他合併症的危險。
所謂「胎兒頸部透明帶厚度檢測」,是在孕婦懷孕第十一至十四週時,利用超音波掃描,測量胎兒頸部後方皮下積水的空隙厚度。絕大部份正常胎兒,都可看到這個透明帶,但染色體異常胎兒,特別是唐氏症兒,頸部透明帶會明顯增厚,並有鼻骨缺陷的可能。只要發現異常,就可提早安排進一步檢查,且可在妊娠十八週以前獲得確定的胎兒染色體診斷報告,減少孕婦擔心的時間,若有引產必要,也較安全。
林彥昇表示,目前台灣傳統的產檢方式,多半於妊娠十四至十六週時以母血之 BhCG 及 AFP值進行唐氏症篩檢,一旦抽血後檢驗指數異常,再進行羊膜穿刺等檢查,通常待確定胎兒異常時,已妊娠二十週以上,是否拿掉胎兒,總讓準媽媽及家屬們左右為難、百般煎熬。另一方面,此時期引產,不僅母體危險性較高,且發生感染、失血過多,或子宮頸受傷等合併症的機率也相對提高。
林彥昇強調,一個好的篩檢,必須具有較高的偵測率和較低的偽陽性率。臨床統計發現,傳統的唐氏症母血篩檢,僅有六成五的偵測率;另若憑孕婦年齡進行篩檢,偵測率更差,原因是高齡孕婦懷唐氏症兒的機率雖然較高,但因大多數婦女都在35歲以前完成生育,因此七成以上唐氏症兒,倒由小於35歲的年輕孕婦所生。
反觀利用超音波掃描,進行「胎兒頸部透明帶厚度檢測」,併同孕婦年齡因素考量,可達七成五的偵測率;若再加上母血生化篩檢,偵測率高達九成,難怪目前該超音波檢測已成英國及部份歐洲國家孕婦的例行產檢項目。
奇美醫學中心婦產科醫師林彥昇指出,英國「胎兒醫學協會」(Fetal Medicine Foundation,簡稱FMF)提倡「胎兒頸部透明帶厚度」的超音波掃描並配合國外已發展出來的新式快速生化檢測儀器 ( Kryptor),只需三十分鐘就可檢測出母親血液的生化指標 (Free BhCG, PAPPA, AFP)相信台灣未來也將走上這樣的產檢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