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看,距離你上次站起來運動已隔了多久時間了呢?在科技愈來愈發達、生活更形便捷之下,一整天坐著不動是否是也成為你不自覺養成的習慣了呢?根據一項有關國人運動的調查發現,約有四成國人幾乎是坐著不動,至於結婚與否及住家樓層高低也會影響國人的運動意願。
這項研究是由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院社區護理研究所助理教授劉影梅所進行,主要以訪問5069名18至65歲民眾來了解國人運動情況,據了解,此項研究是國內首次與世界衛生組織同步進行的大規模研究,且其研究結果也已在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舉辦的「中老年暨職場健康促進研討會」上發表。
研究發現,婚前規律運動的受訪者是41%,相較之下,婚後的運動比率則降為29%,至於婚後又恢復單身像是離婚、配偶過世者,其規律運動的比率也只有28%;雖然婚後規律運動的比率下降,但研究卻也發現,已婚或已婚又單身的受訪者其進行中等費力活動的比率都較未婚者高。
所謂的中等費力運動,劉影梅解釋,像是快走、打羽毛球、手工洗車、騎腳踏車上班等都算中等費力活動,「只要民眾做完活動後有些喘,沒法子唱歌,就算是中等費力活動」;此外,研究也發現,只有1/3受訪者的每周活動量有達到促進心肺功能的建議標準(即每周費力活動60分鐘),至於有達到每周中等費力活動150分鐘者,則約佔50%。
劉影梅說,由於過去強調「三三三」運動,即每天運動30分鐘、每周3次、心跳達到130下,有不少民眾因為達不到標準而自暴自棄,但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已修正活動量建議,只要一周進行中等費力活動150分鐘也能達到健身功效,意即不同於「三三三」活動可鍛鍊心肺活動,每周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將有助於預防慢性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