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性行為真開放!調查:48.2%贊成婚前性行為 |
|
衛生單位不斷宣導避免婚前性行為,教育單位也高喊真愛要等待,但根據青輔會日前針對青少年所進行的調查發現,有48.2%贊成婚前性行為,領先反對族群的46.2%;而在不想結婚的青少年中,有63%想要有小孩,相較於有越來越多的成年女性不想生孩子,未來出生率下降的警訊也許可以稍微舒緩。
這是青輔會於今年1月7日至11日,針對台閩地區1072名12歲至24歲的青少年所進行的電話訪查,調查發現,國內青少年有48.2%贊成婚前性行為,反對者則佔了46.2%;雖然比例相差不大,但仍讓人對現今青少年性開放的態度訝異不已。
在婚姻的態度方面,有23%表示不想結婚,其中有63%想要生小孩,至於打算生幾個,有60.9%表示希望生2個、16.6%只想生1個,另有11.7%不想有小孩,想要2個小孩以上的則不到8%;可見青少年心目中婚姻和子女不見得畫上等號、也沒有順序觀念,值得教育單位和衛生單位繼續深入了解努力。
心理學家指出,青少年身心穩定發展的年齡在18至20歲,在這之前,一旦發生第一次性行為,後勢就難以收拾;師長要做的是告訴青少年如何愛護及保護自己的身體,告訴他們性行為對身心靈的影響,遠比禁止性行為要來得重要許多。
而隨著兩性平權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人不會以性行為做為婚姻的前提,行政院青少年事務促進委員會主委傅立葉認為,與其禁止青少年婚前性行為,不如正確看待婚前性行為這件事,也就是告訴青少年對婚前行為要有負責任的態度。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會聯盟秘書長葉大華也表示,國內青少年發生婚前性行為的平均年齡為17歲,遠比其他國家晚,但相對地防護措施也做得最少,師長應多與青少年討論性行為的本身,而不是一味的迴避。
|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編輯群
編輯: 紀秉瑩
|
最後修改日期: 2005/1/18 下午 05:56:00
|
|
相關醫療新聞:
.青少年保健手冊
.打疫苗+安全性行為 慎防A肝感染
.不建議補種B肝疫苗 疾管局:也得小心刺青、性行為傳染
.台灣學者︰SARS不經空氣卻可經性行為傳染
.乳突瘤即使不發病也具傳染力!醫師:避免不潔親密性行為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