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突瘤即使不發病也具傳染力!醫師:避免不潔親密性行為 |
|
一名40多歲的婦女,近兩個月來因咳嗽、且喉嚨有異物感,而前往附近診所就診,但症狀遲遲未見改善,後來赴署立台中醫院就醫,診斷發現舌基部外側的左側梨狀竇有一紅色突出腫塊,經手術切除證實為人類乳突瘤病毒感染。
署立台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楊偉杰表示,乳突瘤是由人類乳突瘤病毒感染所致,人類乳突瘤病毒有數十種,主要是經由身體的親蜜接觸或是性行為等,透過微小的傷口進行傳染,然而侵入生殖器、皮膚或口咽黏膜的上皮細胞;此外,人類乳突病毒最令外界關心的,就是它與子宮頸癌有相關性。
楊偉杰指出,大部分的人在感染後並不會出現症狀,但少數人則會在數星期至數個月的潛伏期後出現病灶;一般約在三至四個月內出現稍硬的紅色或肉色疣狀腫塊,也就是病毒侵入上皮細胞,經過一段潛伏期後,影響細胞的正常生長,開始製造不正常的細胞,形成乳突瘤。
他進一步指出,乳突瘤的形成,顯示感染部位有活動性的病毒複製,傳染力強,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沒有發病的感染者,同樣具有傳染力,因此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避免不潔的親密接觸或性行為;至於乳突瘤的治療,則是以直接局部治療為主,如手術切除、雷射電燒或液態氮冷凍治療等,不過,仍有部分不易根治,病灶容易復發。
|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編輯群
編輯: 紀秉瑩
|
最後修改日期: 2004/9/24 下午 02:32:00
|
|
相關醫療新聞:
.女性頭號殺手子宮頸癌
.HPV疫苗上市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美國「性及毒品」之最新現況
.為什麼人有性行為的237個理由
.女性在最壞的時間會嘗試危險性行為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