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汗皰疹改善脾胃機能讓水、濕正常代謝即可緩解症狀 |
|
汗皰疹是一種手部或腳部的濕疹,好發於手掌或是腳掌側面,患者會先感覺刺癢,然後長出水泡,痛癢感會慢慢加劇,水泡破掉後還會脫皮,一般容易在夏天發作,有時會伴隨香港腳一起發生;中醫師指出,汗皰疹與胃虛弱、無法排濕有關,改善脾胃機能,讓水、濕正常代謝,就能改善症狀。
一名罹患汗皰疹20多年的患者,汗泡疹從雙腳腳底內側延伸至腳踝,下肢皮膚色素沉澱,汗泡疹發處腫痛、劇烈搔癢,還有腥臭異味,使用冰醋酸、口服抗組織氨、外塗類固醇治療都只能暫時壓制,多年來反覆發作,且一年比一年嚴重,讓他苦不堪言。
台北市中醫醫院內科醫師廖麗蘭診斷後認為,這名患者的汗泡疹在疲倦、勞累時最容易發作,他平日容易腹脹,排便稀軟不成形,而且舌苔厚膩,他的汗泡疹主要是因為脾胃虛弱,無法運化水濕,濕氣下注流於皮膚而形成。
患者在使用六君子湯(黨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五苓散、土茯苓等藥物加強脾胃機能、利尿、消炎清熱,三個月就解決了患者20多年的困擾。
廖麗蘭指出,手腳汗泡疹在中醫最常見的類型就是脾虛濕盛型,若能改善脾胃機能,讓水、濕正常代謝,就能改善症狀;此外,患者只要注意保健,服用健脾消疹湯,少吃冰冷寒性食物,儘量讓腳部保持通風涼爽,就可以擁有乾爽潔淨的手腳。
|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編輯群
編輯: 紀秉瑩
|
最後修改日期: 2004/7/15 下午 02:42:00
|
|
相關醫療新聞:
.真正的搔癢發笑需要另一個人的接觸
.報春花油對濕疹沒有幫助
.罹患異位性皮膚炎12歲男童抓到體無完膚
.小水痘變大水痘還不注意 汗皰疹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大雨下不停 清理家園需慎防皮膚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