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如果經常感到腰酸背痛,經過休息卻不見好轉,除了可能是運動傷害、疲勞過度所造成外,也有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作祟。醫師指出,僵直性脊椎炎具有發作時間長、休息卻不見好轉、活動開始症狀即減輕等特色,有這種症狀的人必須提高警覺。
大林慈濟醫院內科部主任賴寧生表示,脊椎炎多達六至七種,僵直性脊椎炎只是其中較為嚴重的一種,它是一種脊椎關節慢性發炎性的疾病,主要會侵犯脊椎關節和附近肌腱、韌帶等軟組織,長期下來會鈣化僵硬,造成脊椎失去柔軟度,因此早年曾被稱為「竹竿病」。
不過,由於脊椎炎不容易診斷,因此常見誤診的情況,有些病人甚至拖了三、五年,關節都已經粘黏在一起,影響到脊椎的活動度才前往就診;賴寧生指出,腰酸背痛有機械性和發炎性兩種可能,不過兩種的治療方式卻完全不同。
一般來說,僵直性脊椎炎較常發生在年輕人身上,較少出現超過40歲以上的病例,而患者下背部酸痛往往被誤診為運動傷害,雖然在使用非類固醇的消炎藥可獲得改善,但實際上並沒有解決問題。
根據調查,有95%的病人都具有遺傳基因HLA-B27(人類白血球組織抗原),而本身又出現關節相關症狀,就極有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有些僵直性脊椎炎患者還會演變成嚴重駝背現象。
賴寧生提醒,僵直性脊椎炎具有發作時間長、休息卻不見好轉、活動開始症狀即減輕等特色,不過患者睡覺到清晨時,常會因僵化而疼痛,甚至無法成眠;有些患者只是輕微酸痛甚至完全不痛,或是只有後腳根或下肢關節疼痛,因此有這些症狀的年輕人必須提高警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