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天氣不穩定,顏面神經麻痺患者也跟著增多,醫師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輕忽顏面神經麻痺,因為這可能是中風徵兆。一名六十三歲男子,一早起床發現自己嘴角歪斜,原本以為是顏面神經麻痺,經電腦斷層攝影後才發現是腦出血,即一般所知的中風。
這名六十三歲男子,家住彰化,日前一早起床後發現自己嘴角歪斜,原以為是顏面神經麻痺而就醫,後來赴署立彰化醫院神經內科作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是腦出血、也就是中風。
彰化醫院副院長潘秋宜指出,顏面神經麻痺在門診當中不算是少見的病例,而發生的原因通常是由病毒侵犯神經所引起,患者出現的症狀大都與顏面肌肉無力有關,如口角歪斜,口水滴漏,眼瞼閉不攏,淚水溢出及眼睛乾澀發紅,部分患者會出現患側耳內隆隆作響或耳後及下顎部位疼痛的症狀。
她進一步表示,一般由病毒引起的顏面神經麻痺大多在一週內達到高峰,一個月後漸漸恢復,除了部分糖尿病、腎臟病、甲狀腺病患或高齡者恢復狀況比較差之外,一般而言,八成五的患者可在三至四個月內恢復。
顏面神經麻痺治療的方式以改善發炎狀況為主,使用的藥物為類固醇,而針灸也有一定的療效。潘秋宜提醒,當民眾發現自己顏面神經麻痺時,需注意是否還有其他的神經症狀,如肢體無力、感覺缺損、暈眩等,當這些症狀出現時,可能不只是單純的顏面神經麻痺,此時就需要請神經科醫師作進一步診斷,找出真正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