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有超過2百萬以上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大部分是兒童或青少年,在發病時因奇癢難耐,一不小心就抓到破皮、流血,更麻煩的是如果不好好控制,傷口容易反覆感染,使濕疹惡化患部更癢,變成越抓越癢、癢了又抓的惡性循環,甚至還可能出現蜂窩性組織炎,不能不注意。
異位性皮膚炎通常會出現以下幾種症狀:
1.皮膚搔癢
2.濕疹症狀或苔癬化皮膚炎
3.幼兒時期多出現在臉部或是身體伸側,長大後慢慢轉移至脖子、手肘內側、膝蓋內側等彎曲處
4.持續性或是反覆發作半年以上
5.自己或家人有過敏性鼻炎、氣喘、蕁麻疹的異位性體質
異位性皮膚炎雖然癢起來要人命,不過只要好好照顧,到了青春期病情多會自行痊癒。除了尋求皮膚科醫師幫助,按時吃藥、擦藥外,可以把握以下6撇步,預防異位性皮膚炎大爆發!
1.不留指甲、修剪平整,降低抓癢造成的傷害。
2.穿著寬鬆、透氣的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3.夏天多待在涼爽有冷氣的地方,如果有流汗也要馬上用濕毛巾輕輕擦拭,隨時保持乾爽;冬天則要避免過度乾燥,可用濕毛巾濕敷患部並適量塗抹乳液。
4.放寬心胸、多活動,減少心理壓力。
5.不需特意限制飲食,但仍需多注意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花生、牛奶、雞蛋等,會不會加重症狀。
6.發癢不舒服時可以流動冷水沖涼,搭配冰涼的濕毛巾濕敷,可以大大緩解不適、減少搔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