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擁有「鮪魚肚」身材者是心臟疾病的高危險群 |
|
還記得第一夫人吳淑珍曾以「鮪魚肚」來自嘲陳水扁總統略顯發福的身材嗎?台中市澄清醫院近來連續收治數名心肌梗塞的病患,他們都有共同的特徵,就是擁有「中廣型」肥胖的身材,醫師強調,「中廣型」肥胖的人因體內胰島素阻抗性高而產生一連串代謝異常,是心臟病好發的高危險群,建議這些年輕有「圍」的人,最好能趕緊瘦腰,以免為胖所害。
台中市澄清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至展表示,一位不過才三十八歲的男性患者,腰圍達四十一吋,有高血壓與痛風病史,一勞動就胸口悶痛,本以為是天氣太熱中暑,未料竟是急性心肌梗塞,經心導管氣球擴張術保住生命;還有一位五十五歲的男性病患,腰圍也有四十吋,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肌梗塞的病史,因嚴重心肌缺氧變化而胸口悶痛發作頻繁,亦經心導管氣球擴張術併血管支架放置,才撿回一命。
林至展指出,這些都是近來院方所收治因肥胖而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個案,事實上,肥胖的人容易引發體內胰島素阻抗性增高,接著就會衍生出一連串的代謝異常問題;而根據研究顯示,這些被統稱為「代謝症侯群」毛病有空腹血糖上升高於每百毫升110毫克、血壓增高大於130/85毫米汞柱、血脂異常、好的高密度膽固醇過低等。
林至展認為,因為國人「多吃少動」的生活型態,導致「中廣型」肥胖及糖尿病的人口快速成長,往往年紀輕輕,腰圍比年齡還大,動輒甚至超過四十吋,無疑成為身體健康上的沈重負擔,這點可從國人心血管疾病人口大幅增露看出端倪,同時也成為醫療保健的一大隱憂。
林至展說,其實要消去「鮪魚肚」,預防「代謝症侯群」併發心血管疾病並不困難,減重及增加運動量就是最好、最有效的辦法,建議男性腰圍最好在三十六吋以下,女性在三十二吋以下;如果民眾已合併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的病史,則須積極藥物控制及戒菸,並且留意是否有胸悶或胸痛的現象,尋求心臟專科醫師安排運動心電圖或心導管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避免心肌梗塞致死的悲劇一再重演。
|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編輯群
編輯: 王信雄
|
最後修改日期: 2003/7/28 下午 04:50:00
|
|
相關醫療新聞:
.向冠狀動脈疾病說拜拜
.64切CT提供心血管病患客觀診斷 彌補傳統檢查誤診缺憾
.心安才能安心過冬∼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請定期受檢
.輝瑞Celebrex止痛藥 服用可能提高心臟病危險
.熟悉CPR急救 媳婦二度鬼門關前救回公公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